首 页 > 校友活动 >

复旦大学地产金融总裁班赴美考察

日期:2014-04-17     来源:悦宁

2014年3月19日——4月1日,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代表团一行30人,在执行会长李元红老师的带领下,对美国东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访问和考察。代表团先后到全球著名学府哈佛、耶鲁、哥大、西点参观学习、听课交流;实地考察了华尔街两家知名投资银行;观赏了NBA篮球赛和歌舞剧《狮子王》;流连于繁华的都市,恬静的乡野;与中华艾滋病基金会的理事们Patry联谊,共进晚宴,共同见证在美华人和著名医生为中国艾滋病防治事业贡献的爱心……

相比去年的赴美考察,今年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考察更加深入,近距离感受美国的文化,西方的文明,真正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代表团的团友们一致认为:美国行留下的点点滴滴,必将对今后的事业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真正不虚此行。

在整个赴美参观考察活动中,团友们相携互助,自律守时,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个人品行。整个活动得到了诸多复旦校友的支持、帮助,在大洋彼岸,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复旦人”的自豪和荣耀。

为了让同学们共同分享代表团一行“美国行感悟”,在这里我们转载了团友撰写的游记,以此表达我们对此次赴美参观考察活动作出贡献,提供帮助的复旦校友的感恩之心,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我们地产金融同学会的来自方方面面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心灵之旅

 2014复旦房地产金融总裁班美国游学考察随感

作者:悦宁

回国已经一个星期了,回想起在美国游学的日子,我的心中仍然有一种力量在升腾和涌动!2014年3月19日——4月1日,我与28位复旦金融地产班的校友共同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美国考察学习之旅,而这次美国之行很可能改变我们很多人的人生!

如果说美国的文明让我们震惊,倒不如说现实的美国和我们想象中的美国的迥异更让我们震惊!这些现实与预想中的差异正是我们这次美国考察之行中感动的源头!

飞机落定纽约肯尼迪机场,透过机窗我看到两个黑人,在大块头的机车旁边工作和对话,机场并没有预想的豪华,边检大厅也只如同来到一个普通城市,唯一特色就是这里工作人员全部是美国黑人。不同航班的客人络绎不绝涌入大厅,等待边检的客流队伍已经弯弯曲曲排成长龙,没有嘈杂喧哗,冷静的大厅中有一幅温馨的画面:在队伍前面的水泥地上,一个金色卷发的小女孩儿正趴在地上玩IPAD,边上是一同等待边检的妈妈,她高高隆起的小腹,显然那里又是一个新生命!这就是纽约肯尼迪机场,谈不上国际超级都市的奢华,没有靓丽的空姐,如果说这里是这个国度的面子,那么他的肤色应该是黑色的!如果说这里孕育了我对纽约的第一感知,那么应该是平等与冷静。

机场至纽约市区的路上,没有高楼林立,没有现代和繁华,除了路上拥挤的大号size的车流,让我意识到原来这里已经是美国。接近市中心的路段,红灯,车子停下,前面一弯古城墙造型的拱形大桥,正巧上面有地铁经过,灰白色的长轨车已经老旧,纽约路上的红绿灯外罩统统是黄色的油漆,每一孔灯都有一个圆管的套子,所以在交通拥挤的路口,交通灯就像一个小蜂窝,四面全是黄色的小管套子,路边的电缆线、广告牌给人粗略的感觉,仿佛一个男人,他不修边幅,但却也让你看不出有什么不舒服,仿佛是一种特别的时尚。而在之后的行程里我们看到的很多街道和建筑也是同样的风格,粗线条的,简单的,似乎是没有太过用心的,但当你再看第二眼时候,发现那些简单的颜色,似乎无心的线条,无意的色彩搭配,正式一种美式风格!

从皇后桥开始,才如我们所愿的,和想象中似有重叠的感受到,纽约!东河两岸灯火通明绵长,蜿蜒到夜空边际,这个城市的规模象征着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钢铁结构的皇后大桥,简约的线条在夜空里高高耸立,桥上的灯火,将她的线条完美勾勒,东河似乎是纽约的性感脖颈,皇后大桥仿佛缀满宝石的项链。那里高耸的灯火是纽约帝国大厦,这里高耸灯火是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伴随着导游的介绍,整个纽约恍若隔世的沸腾文明,赤裸着向我们摊开……

在美国行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参观感受美国的几所名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西点军校,而这四所名校与我之前的想象仍然是有巨大不同,带给我巨大的思想冲击。

无论是在哈佛还是在耶鲁,很难找到一扇醒目壮观的校门,也没有刻意的圈限学校的位置,那一扇铁栅栏般的哈佛校门,除了哈佛的标识再没有任何标识装饰,校门两边是和校园其他地方一样的树木,透过黑色的栅栏铁门是蔚蓝晴空和朵朵白云,我轻轻从校门走过,而心生敬畏!历史和文明悄悄的从我们身边流过,也应如此简单和静默。

耶鲁更是从外形无法寻到校园的具体边际,靠近她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这一带都属于耶鲁大学,这个区域就是耶鲁大学,我们只能这样说,这里就已经是在耶鲁大学了。漫步于上世纪的街道,探讨学术于林间草地,落座路边的石凳听上一曲吉他曲,便利店里买一些纪念品和日用品,这些全部都是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

在我的记忆里,哈佛很神秘,暗红色的色调布满校园每一个边际,白色的图书馆延伸着长长的阶梯,圣洁的屹立,笔直的落叶松像直立的士兵,散落在安静的校园里,而耶鲁她不是一位神秘的女神,他更像一个宁静的智慧老者,无处不在的各种欧式和美式建筑,是这个城市凝固的音符,老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讲述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哥大的商学院,新闻学院都是举世文明的,与哈佛的学派风耶鲁的艺术风的建筑不同,商业和艺术的活跃气息略微凸显。

其实对于这几所学校,我们可以有无数的途径去了解他们的历史,也不难找到相关的图片或者照片,但是如果你亲身落座在校园教室的长椅,如果你真实把双脚踏在校园的草地上,如果你抚摸过教学楼里的木质扶梯,和校园里的学生微笑着擦肩而过,傍晚的阳光从学校建筑的尖顶滑落到树木的缝隙,落到身上,如果你真的实地来感受过,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名校不再是梦想和幻想!我总在想我应该更早一点来到这里,哪怕只是稍作停留的感受一下也一定会激发出内心无穷尽的奋斗和进取的力量,如果说美国之行是一次开启智慧之旅,在耶鲁,哈佛和哥大的时光,播下的是求知和奋进的种子!

西点军校很特别,唯一的门口设立警卫的学校,进出都有严格的检查,进入学校参观有专门的导游和固定的线路,只可以在指定的区域拍照。因为时间短暂,我们没有在西点军校过多停留,印象最深的有三处:西点的参观我们是从校园里的教堂开始。教堂里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型的风琴,最短的风琴管只有几厘米,最长的有几米长。在这样一处孕育诞生全人类最伟大将领的军校,对于信仰的尊重让我们敬畏。有信仰也是美国文明的又一个潜因。第二处是西点的水库,自然风光中却有很多实用之处,体现了西点的智慧。第三是这里的简单,就在这个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的操场,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奇特建筑的校园,就是这样一个俯瞰山水的静寂之地,诞生了关乎世界命运的无数将领。

美国考察之行另一个部分是金融地产机构的考察。由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组织安排了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参观交流,美洲银行交易中心,美国资本控股集团,华尔街参观等系列活动。

 

 

在摩根士丹利的那一天印象比较深刻。几位亚洲区域负责人与大家座谈,介绍了目前在亚洲的业务种类,与美国其他同类公司的差异。几位工作人员也都是华人,基本都具有30年的从业经验。在摩根士丹利的办公楼里,并不是我所想的一片繁忙紧张的冷漠景象,前台是一位身材高壮的黑人姑娘,手脚都很大,热心的帮我们团队的同学们拍照与大家合影。在办公间里,与其说是办公间,不如说是两条办公走廊,没有玻璃隔壁的部分,就完全是敞开开放式的办公区域,每一个办公桌挨着另一个办公桌,中间没有任何屏蔽,依次挨下去,环绕整个大的办公区域,过道的另一边也同样是狭长的办公间,不同的是有玻璃隔壁将每个办公间间隔开来。透过玻璃窗壁,可以看到办公桌上的照片,几乎每个办公间里的办公桌和墙壁上都会挂着很多张与家人的合影,孩子的相片,有的还有一些个人爱好的摆件和球具,在摩根斯坦利的办公间里,没有我之前想象的紧张刻板,环境更像是国内一些艺术工作室,自由、开放而舒适,办公间内布置的诸多细节也表现出美国人较强的家庭观念。

 

 

在美国的时间里,有一件事情,大家都印象深刻,美国人民脸上的自信的微笑,几乎每个人都会面带微笑问候我们,“Hi ,how r u?”,我想到了微笑之国的泰国,在泰国微笑里面更多的热情好客,美国人微笑有一半是笑给你,另一半是笑给他自己,是一种自信的习惯。

其实这些天我也在把美国人和欧洲人进行对比,总想寻到一些差别,而区别却是很分明的,在纽约的马路上拥挤的人群,车流,快节奏的步伐,欧洲的风格相对还是更田园悠闲,夜里的纽约,尤其周末各种酒吧,表演吧人满为患。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和我说,“这里是不夜城,到了夜里12点,这里的马路上会站很多人,导游告知此前纽约的治安曾经一度不是很好,但现状有很大改观,尤其是换了现任市长之后,这一点,在纽约的日子里,我深有体会。从落定纽约的第一个晚上开始,我几乎每天都会一个人在深夜游荡在这座城市,亲近他,感受她。

说到出租车司机,在纽约的几次乘出租车的经历很有趣,司机的籍贯国家竟然没有重复过,我遇到过的司机,有美国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罗马尼亚人还有中国的河南人,其实不只是出租车司机,在美国,美国人的种类其实是来自世界各地,没有深规戒律,无论你来自哪里,都有机会成为美国人。这让我也想到导游对我们讲过的一位美国哲人的话“只要你的心和思想是自由的,你就可以是美国人。”

聊到美国人的人种,会让我萌生对美国的总体评价。就是“包容”。纽约是世界上最最纯正的移民城市,不同种族,背景,带着不同的故事,他们来到美国,然后也成为自信的美国人。

再说在美国的华人。与复旦校友的一行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在美国的优秀华人,有留学生,金融家,地产商,大学教授,慈善家.....而在美的华人也让我震惊,在来美国亲眼目睹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美国的同胞是如此的优秀和进取!如果说我们在异国他乡得到了无尚的礼遇,我想这和在美华人的优秀,与他们在美国树立的民族形象和品牌是分不开的。

 

 

记得在美洲银行交易中心,见到的几位金融华人高管,其中有一位叫“john”,人微胖,眼睛大而圆,眼神明亮,祖籍广东人,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从小生活在美国,目前负责交易中心多个门类的大宗交易,他热情洋溢的介绍自己的在美经历,目前的工作内容,介绍交易中心的业务和情况,两小时的参观座谈后我见他已经是汗流浃背,我看到,一个华人在这样的接待工作中,仍然是全身投入,热血沸腾!像john这样全身洋溢着奋斗激情的华人,我们见到很多,90后的创业大学生,以诺贝尔奖为奋斗目标的女博士,华尔街上工作的漂亮女华人金融家,耶鲁大学、著名作家康正果教授和大家侃侃而谈的,复旦大学驻美的华人代表刘晔教授,他们都是黄皮肤,眼神里都充满热情,坚定和自信!这是一群可爱的在美华人!

复旦的美东考察之行还到达了华盛顿、费城、波士顿,尼亚加拉大瀑布和大西洋城,和当地的导游了解到,初到美国应该首选美国的东部,自东向西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在之后的几个城市中,我最喜欢的是波士顿,虽然不是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但它是美国的雅典,美国的革命之源,美国的智库之城。波士顿是个非常干净舒服的城市,道路宽敞,一边是蓝色的海,一边是静寂干净的建筑,海边停泊着一排排的游艇,白色的连成线,在波士顿的晚餐就在离海边不远,步行200米就可以到海边,餐厅是当地有名的一家海鲜餐厅,有巨大只的龙虾。夜幕逐渐拉下帷幕,落地窗外是一幅淡红色的落日余晖下的海边小城的油彩画,画面的宁静偶尔被低低飞行的海鸥划破,餐厅的生意很是火爆,我们用餐的时候,门口一直有客人在排队等候,餐厅的老板和伙计也十分热情服务周到,我们中国的朋友偶尔会有人要一杯热水,这和当地的餐饮习惯不一样,在美国比较流行ice water ,人们很少会把水烧开再饮用。

 

 

这里也浅聊一下在美国的吃。在美国的考察时间仅仅半个月,对美国的美食文化我们尚不很了解,暂且聊一下考察团十几日在美国的用餐,在美国早餐大都是咖啡、牛奶、面包,住宿的酒店也会配一些炒鸡蛋、沙拉或者水果,好一点的酒店也会有简单的熟食,比如煎香肠,热土豆泥,蘑菇,基本没有汤,没有热牛奶,会有热咖啡和热水,用过早餐之后也可以用自己携带的水杯带一杯热茶走,服务员也会很热心帮忙帮我们装好热开水。如果早餐不是在酒店里,路边的早餐店里饮品主要也是牛奶和咖啡,面包种类会多一些,会有披萨,三明治,有的店会有蔬菜汤或者其他的浓汤,价格比较大众,一杯咖啡通常在两美金左右。旅途中的午饭团队主要以中餐馆为主,而在美国的中餐馆基本是川菜的天下,当然在点餐的时候可以说明要辣还是不要辣,晚餐相对要丰富很多,团队的几次丰富的晚餐聚会让人印象深刻,披萨大餐、巨型龙虾大餐,美国政要经常下榻的意大利餐厅,纽约市内的传统西餐厅,作为团队出行,本次的考察之行中的用餐还是让人十分适应和舒服的,也初步体验了美国的一些饮食文化。

 

 

华盛顿,是另一个带给我巨大震撼的地方,与预想的差别太大。大巴车驶进华盛顿的主城街区,我们在白宫附近下车,这里的人们是在美国的几天里穿着相对考究的,在纽约的大街上或者其他的地方,美国人的穿着其实是相当随意的,不会有满大街的名牌包,也没有考究的妆容,人们的穿着打扮大方和舒适。

 

 

而在华盛顿的主城区,尤其靠近行政办公的这一带,街道上往来的男士的大衣和西装面料考究,熨烫的笔挺,男士穿着皮鞋,擦拭的干净,女士多会穿着筒裙,中跟皮鞋,发型打理的整齐。华盛顿的街道干净整洁,建筑相对纽约大国际时尚风格略微有一些严肃气息,我们很快走到白宫,穿过黑色的栅栏铁门,望到那一处绿色草坪上白色的圆顶建筑。白宫远比我们想想中小,绿色的草坪和树荫下,他也没有十分威严之感,远远的甚至还有些田园的感觉,走过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才会看到有一处岗哨和一个士兵看守,来到白宫的当天正赶上白宫外有一群白衣人在举行游行,巨大的游行标语牌正对着白宫,而白宫外围的黑色栅栏围墙边是熙来攘往的游客,这个场景让我觉得很幽默,安静田园般的远比我们想像的小得多的白宫,往来的世界各地游客欢乐的经过,马路另一边是抗议游行的人群,这就是美国!言论的自由,游行的自由,政府办公区域的简约。在之后的游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馆或者植物园等很多展览馆远比白宫的规模要壮观的多。

 

 

美国的国会建筑风格威严,高高的宽大的阶梯,也是白色的大理石外墙,国会的正面,两个把守的大兵,我走上前和他们攀谈了一会儿,问从那边走路可以走到国会的里面去看看,大兵很友好的帮我指路,这就是美国。政府门前没有森严的把守,至少是看不见森严的把守。这就是美国,即便是在国会守卫的士兵也会帮我们指路交谈。这样的自在让我感到惊讶!

 

 

 在美国的行程中有两次文化大餐,让美国之行更加难忘。华盛顿的NBA篮球赛,纽约的歌舞剧《狮子王》,这两场精神盛宴让很多同学觉得不虚此行。我从小和父亲东奔西跑打篮球比赛,所以对篮球这项运动很有感情,从小就和父亲在电视上观看美国的职业篮球比赛,走进NBA的赛场的一刹那,内心无比激动,我还特地去买了主场的红色体恤。让自己融入整个比赛。比赛由国家军乐团的演奏开始,对阵的是奇才队和步行者队,红黑两队在场上热辣开赛,球鞋与地板的摩擦声,号角声,拉拉队的鼓声,背景音乐声,整个赛场是沸腾的!让人感觉特别棒的是球场的音响,音乐的效果和节奏让人的心跳随着节拍紧张跳动,比赛中间的节目繁多,拉拉队的健身操,花式篮球表演,观众采访,赠送小礼物,,,,看台上的观众也是十分投入的,主场的进球总会全场欢呼,客场队罚球投篮竟是嘘声一片,更幽默的是球场中央上空的屏幕会打出:“Please make noise !”的字样,这就是美国,很多时候率真的可爱!

 

 

美国的百老汇一直是让我神往的,团队来到纽约的时候正赶上上演《狮子王》,经典剧目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也有这样柔软、这样艺术的一面,在这个发达和民主的国家里也有这样的伟大艺术家。谈到艺术,纽约的大都会也值得一提,尽管和巴黎的卢浮宫在规模上不能相比,但在大都会,可以清晰的嗅到这个民族的伟大想象力、创造力。

 

 

如果说美国的城市建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国男人的躯体,那么大都会,狮子王就是这个男人的灵魂,一样的伟岸动人。观看剧目《狮子王》的过程中,有两个细节,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坐在我右手边上的是一位美国帅哥,年纪在20几岁,落座后我很友好的和他问候,nice to meet u.简单问候之后,他知道我是中国人,就开始用中文和我交流,这让我很意外,其实他之前在上海生活过两年,所以其实这个世界且大且小,他来过我的国家,现在我来到他们的国家,让我感动的事情是我发现在他的身边有两个小朋友,年纪在六七岁的样子,一个年轻大男孩不是和女朋友来看歌舞剧而是带两个小孩子,他说这是他的两个侄子,姐姐的孩子,然后让孩子们和我打招呼,在短暂的时间里,我在美国的体会是,人们对孩子是十分关爱的,而人和人之间对家庭,亲情的重视程度要比我们预想的要更深。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演出中间休息的时间,剧场里的观众纷纷走出去洗手间,剧场的观众是座无虚席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人流已经开始拥挤,但是也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拥挤的人流自动简化,变成了一条长队,并且紧贴着洗手间的墙边,将中间的通道让出给其他人出入,人们十分安静,十分自觉队伍已经很长但是仍然是一条队伍,老年人,儿童可以优先走进去用洗手间,这也似乎是一种默契。其实在美国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被感动着,但又很难名状感动的事迹,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正是诸如此类的小细节,一个微笑,一次列队,一次礼让,一处人性化的设计,许多个细节犹如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涓涓细流,沁润我们的心里。

在美国,我们的团队交通工具主要是大巴车,很多时间是坐在大巴车上,车子行驶在城市间公路上的。车窗外是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公路两边有原始的树林,路上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被撞到的鹿,天空偶尔划过一只高高飞翔的鹰,因为是春季,靠近北部的地方路边偶尔还可以看到积雪,树枝上零落的小鸟的巢窝,在美国目前因野生动物繁多,还需要150万个职业猎手,这让我即觉得可爱有觉得惊讶!高速公路蜿蜒着伸向蓝色的天空,边上偶尔流过一片农场,或者一个小镇,一片片乡村田园风格的木房,有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有的木房子门上挂着圣诞圈,有的木房子门口停着小汽车,有的房子的台阶上放置着摇椅,有的木房子前面的树上掉着吊床,任何角度拍照都是一幅美式乡村画面,画面里偶尔也会有清真寺,有教堂。

大多数时间美国给我的感受是比我们想像的要安静,除了纽约是最喧嚣繁华的城市,其他很多小城都相对安逸,这里的自然环境竟然会让我产生一种幻觉,仿佛置身童年的故乡,中国的冰城,哪里也是高远湛蓝的天空,有飞翔的鹰,有清澈的河水。从这些乡村我联想到我们曾经欢聚晚餐的一处美国富人区。地理位置大概在纽约附近郊区,这里多是一些高级的别墅,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草坪花园,在美国居住区的圈子划分十分明显,基本上一个阶层的人就会聚居在一起,这也会很容易形成这个区域的生活氛围。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所说的圈子文化,在美国同样在奉行。

此次的美国考察之行中,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团队本身也让我感受深刻!虽然也到过近20个国家,本次出行的团队整体素养是我接触过的团队中最棒的!从出行的第一天起大家就互相帮扶,每天日程中守时守信,在美国尊重当地的文化遵守当地的规则,团友们经常互相提醒不要因为着急闯红灯去横穿马路,团友们也总会给服务人员小费表示友好和感谢,团友们所到之处,离开前会共同清理卫生垃圾维护身边的环境,团友们在哈佛在耶鲁共同如饥似渴的全神贯注,耶鲁大学的教授说,”你们就是当代中国的脊梁,世界的文明就靠你们传播。”今日想来,此话语重心长!

如果必须用一个词语概括美国。我首先想到的是“包容”,所谓美国人其实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汇聚了世界上多种族的文化精髓,在美国宗教自由无论基督教、佛教还是清教都受到尊重,人们的交流方式平等而且简单,只要你不付之侵害的行动,你可以发表任何言论,你甚至可以大街上把美国国旗烧毁,在美国专门有犹太人博物馆,上世纪就有由建筑才女林徽因侄女林音设计的作品在美国现世,在耶鲁、哈佛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和名师,在华尔街激烈的金融战场上交戨的精英是不同种族。当一个民族可以包容来自世界上得任何种族的文明的时候,于是就具备了强大的创新能力。  

美国考察游学之旅,不同于一般的旅行,他的意义就是在短短十几天里让我们初步感受了一个民族的教育、经济、政治和文化,在精神和心灵上对自己产生了启发。

    从美国回来已有数日,回忆起来心中依然不能平静,在世界第一强国,我们看到在硬件上我们的建设能力已经并不逊色,这让我们更加有自信,我们看到在美国的同胞们是如此优秀、奋进,我们回到祖国只有更加努力和勤奋!

此刻的纽约应该是漫天的星火,城市的璀璨照耀夜空,世界的另一端正是清晨,阳光爱抚着大地!在这一刻,我将右手轻轻放在胸前,深深地祝福,我们的祖国.........

  彼岸的爱

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赴美考察团与美国中华艾滋病慈善基金会晚宴随感

纽约时间2014年3月30日晚,美国纽约kings point的一栋别墅里,在雨夜迎来了一群很特别的客人,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地产金融总裁班的30位学员。而别墅的主人是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荣誉主席苏梦娜女士。

30位复旦地产金融班的学员来自中国的不同省市,是国内知名房地产公司,金融行业公司的负责人。本团于2014年3月底赶赴美国,进行为期半月的考察学习。得知这个消息后,美国中华基金会荣誉主席苏梦娜女士特意在家中举办晚宴欢迎国内来访的企业家朋友,并将自己的慈善故事和心愿与大家分享。

在美国,有很多十分优秀和成功的人士,他们不但个人取得了成功,并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把自己的财富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已经成立了十年,是一个帮助中国患有艾滋病的儿童的非盈利组织,基金会的所有成员均为义工。

“爱滋病”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远在大西洋彼岸,有这样一群本来陌生的人们在热心和关心着祖国的孩子们。认识苏梦娜女士,让我们深深感到敬佩!

当天到达梦娜家中已是傍晚,主人早已等待在大厅,招呼大家进门参观。梦娜给人的印象十分高贵典雅,身着黑色裤装,领口和肩袖是金色的中式盘花图样,精神的短发。她热情招呼大家随意参观,美式风格的别墅内也可以寻到中国元素的踪迹,大大小小的瓷器、各种水晶工艺品,挂满墙壁的全家福旧照片.....晚宴还邀请了多位基金会成员,主要是纽约当地的一些著名医生朋友。

晚宴开始前,基金会董事Shari cai为大家介绍了基金会的具体情况以及参加晚宴的几位著名医生,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执行会长李元红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赴美考察团队的成员。复旦大学教育基金会副总裁刘晔老师代表团队致答谢词。

晚宴中,梦娜女士一共有两次讲话,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在晚宴开始前,她让大家团聚到书房,纷纷围坐在四周,梦娜站在我们中央,在她讲话的时候,她一直微微附身向前,讲话语速很慢,像一位熟悉的长辈,亲切、慈祥。她说“欢迎大家远道而来,一路上大家都辛苦了......美国中华慈善基金会成立了十年了!我们是帮助国内的患有艾滋病的儿童,让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健康的成长!我们希望得到更多有爱心的人们的帮助,共同为祖国,为孩子们献一份爱心,做一些善事。大家这么远到来,都辛苦了,我不想说太多,大家肚子都饿了,我没有准备国内的那么多的美味佳肴,就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自助餐和点心,请大家自己随意和享用.........”通过梦娜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在今年的七月份,基金会将赶赴中国的河南,开展帮助艾滋病儿童的慈善活动,将有多位医生从美国赶往中国河南,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执行会长李元红老师也将随行前往。

梦娜的讲话十分短暂,短短几分钟,真诚、简单,却很感染人。我在想自己也可以加入到去河南的慈善活动中。在梦娜的简单的演讲结束后,在李元红老师的介绍下,梦娜女士亲切的和团队的成员们握手,合影。在复旦的考察团队中,有几位成员也已经从事慈善事业和活动多年,来自山西的朱志红一直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在读和完成学业的孩子已经有近百人,来自国内基金巨头九鼎集团的钱国荣,也正在筹措组建一个2个亿的慈善基金,表示希望以后可以与艾滋病基金会共同合作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让梦娜女士十分开心和欣慰,紧紧握着钱总的手询问目前中国企业在国内筹措慈善基金的情况。

整个晚宴是十分随意的,梦娜女士家的一楼完全敞开成为偌大的移动餐厅,较好的流动空间也让大家交流的深入和亲切,在蒙娜女士的晚宴中我们认识了几位十分优秀的医生朋友和慈善家朋友。

参加晚宴的华人朋友还有美国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的朋友。这一次的晚宴不仅仅是让我们认识了美国中华艾滋病慈善基金会,同时梦娜女士也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深入沟通交流的机会,复旦校友之间,复旦校友与美国的朋友之间就中国和美国的地产、金融、慈善等很多方面进行了交流互动。

在晚宴快要结束时候,梦娜女士再一次把大家聚到一起,在外厅里做了简短的结束语,对来到晚宴的每一位嘉宾表示感谢,对复旦大学考察团未来几天的考察祝福,也真诚的邀请大家关心艾滋病儿童的慈善和救助事业,鼓励大家在创业和成功的同时多与他人多与社会分享!

作为复旦考察团中的一员,我们十分感谢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和梦娜女士,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晚宴,实则是一堂生动的友情课,爱心课,在美华人生活的感知课,通过这一次晚宴,让校友们共同了解了在美国的另一个阶层的华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生活,那就是“分享”和“责任”。

我们虽然离开了梦娜女士的家,但“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的名字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梦娜女士也成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朋友和楷模。作为一位华人在美国取得成功获得荣誉并且心系祖国,奋斗一生也付出一生!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苏梦娜女士的故事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继续感动和激励我们每一个人!

上一篇:复旦大学房地产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班(第七期)活动小记
下一篇:携素心 修红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地产开发与融资总裁四班九华山游学记
×